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
我国现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
明代藩王陵墓
潞王陵
游客:
潞王陵?导游,这位潞王到底是谁啊?
导游:
这个问题问得好!潞王陵,其实是咱们中国明代藩王——潞简王朱翊镠的陵墓。朱翊镠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世孙、明神宗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兄弟。万历十七年,他到咱们河南卫辉就藩,是明朝第一代潞王。可以说,朱翊镠生前备受宠爱,死后陵墓自然是极尽奢华。
游客:
导游,我有个疑问,潞王只是个藩王,按说他的墓地称冢、称墓都行,但是不该称陵吧?
导游:
您问到点子上了!陵,是帝王坟墓的专用名称。在明朝,皇室成员陵墓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如果谁超越规制,更别说私用帝陵规制,那叫僭越,是要问杀头之罪的。之前,官方称其为潞简王墓,还是万历皇帝亲书,民间称其为潞王坟。但是由于它超标的规制,比肩北京的明十三陵,被誉为“中原定陵”,慢慢也就有了“潞王陵”这一名称。
游客:
导游,这座陵墓也太气派了!这神道两边精美的石刻艺术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导游:
是啊,潞王陵之所以被誉为“中原定陵”,也是因其豪华气派堪比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明定陵。大家看,神道两旁相对排列石像生16对,相互间隔4.8米。其中石兽14对,石文吏1对以及控马官1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石兽14种大大超过了明祖制6种的规定,可谓是秦汉以来帝王陵镇墓瑞兽的大集中,是历代陵园中种类最多、雕刻最为精美的。这里的石人、石兽均采用整块青石雕成,其中最大者高2.77米,最小者也有1.55米。四百多年来,虽经历沧桑,风雨剥蚀,仍保存完好,细部纹饰清晰,实为难得的一批艺术珍品。
游客:
真了不起啊!
导游:
其实,潞王陵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两座气势恢宏的墓地。一座是潞简王墓,另一座则是次妃赵氏墓。这两座墓地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咱们中原文化的韵味。墓室内部,错落有致的石雕,外部华美的装饰,无不昭示着他们生前的尊贵地位和富丽堂皇的生活。古人曾作诗赞曰:“古殿空山裹,名王有旧莹。秦陵和汉寝,不及此幽情。”将潞王陵同驰名中外的秦汉皇陵相媲美。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凤凰山下,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及其妃子的陵墓所在,也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图片来源:新乡市潞简王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