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 | 中原颐和园——新乡百泉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孙浩宇 发布时间:2024-09-10 11:21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

  具有“北国小西湖”“中原颐和园”之称的

  新乡百泉

11867326477584716

  导游:

  南有西湖北有泉,苏门山下有洞天。欢迎各位来到风景如画的新乡百泉!乾隆游览此地时被这的美景深深吸引,曾留下了六首诗作。

  游客:

  百泉?是这里有一百个泉眼吗?

  导游:

  没错,百泉湖的记载最早源于商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诗经》中就有“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淇水在右,泉源在左”的记载。新乡百泉景区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是河南省最大、保护最好、年代最早的古园林建筑群,是自然山水与文化古迹相结合之精品,所以新乡百泉还有“北国小西湖”“中原颐和园”的美誉。

5017728749083572

  碑廊

6286720228435133

  百泉灵源亭与涌金亭

  游客:

  哇,这湖水真的好清澈啊!周围的风景也很美,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导游:

  百泉的美,可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百泉湖畔,遍布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寺祠院殿。涌金亭中嵌有碑刻四十余块,里面有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挥毫疾书写的“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湖心亭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所建,亭中矗立着“人民百泉”碑。

8943636691912037

  百泉与苏门山

  游客:

  看过了百泉湖,我们接下来去苏门山吧,相信那里也是卧虎藏龙之地。

  导游:

  苏门山真实验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千古名句,也确实藏过“龙”,卧过“虎”。西周的共伯和,好行仁义,施政有方,代王行政14年,归来逍遥自得,隐居苏门山;秦始皇灭六国,把齐王田建软禁在苏门山中,直至饿死。这里还目睹了无数高雅之士的徘徊步履,像魏晋之士孙登、竹林七贤,北宋理学家邵雍、文坛巨匠苏轼,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清朝的郑板桥等,都曾在百泉湖畔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迹。

7917074769312921

  清晖阁

  游客:

  这一片废墟为什么有这么多高大的柏树。

  导游:

  这可是百泉的文化圣地百泉书院的遗址。五代末年创办的百泉书院,到宋代时已是全国著名的七所书院之一,元代时是全国著名的六所书院之一,明清时仍然盛名不衰。历代名儒大师在此讲学,使百泉成为中原地区理学研究之核心,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荟萃之地。至今书院原藏古书一万余册、木刻印书版三千余块存于百泉湖西侧的辉县市博物馆内。

4921913355411674

  百泉景区,位于新乡辉县市西北约2公里处的苏门山下,面积3.2平方公里,各类碑刻多达350余块,使百泉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展现出更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新乡百泉,2001年批准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