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 | 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濮阳戚城遗址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栋巍 罗曼 发布时间:2024-09-03 11:28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

  我国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

  濮阳戚城遗址

7844703648905892

  戚城阙门

  导游:

  戚城遗址是目前豫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春秋时期城址,在春秋时期,它属于卫国境内位于古黄河东南岸的重要城邑,也是卫国卿大夫孙氏家族的采邑。

  游客:

  那为什么叫戚城呢?因为这里的人都是姓戚吗?

  导游:

  这里的人不是都姓戚,戚是一种古代兵器,与干配合使用,在春秋时期的卫国有戚、干两座相呼应的城邑。戚城是孙姓的起源地之一,孙氏家族搬离戚城后,有部分后裔为了怀念世代居住的戚城,改姓为戚,所以戚城也是戚姓的起源地。从文献资料来看,《荀子·儒效》中有“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的记载,说明在殷商时代“戚”就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城邑了。

  游客:

  那历史够悠久的。

2155722905021997

  戚城遗址

  游客:

  这里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导游:

  戚城的黄金时代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为解决政治、军事争端为目的的会盟频繁在这里举行,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近百年间,诸侯在戚会盟就有七次,参加会盟的诸侯国最多达到十四个,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在春秋史上是不多见的,现在戚城遗址东城墙外还存有当时诸侯各国会盟时所使用的会盟台,就连卫庄公父子争国的战争也与戚有关。公元前496年,卫太子蒯聩谋杀卫灵公夫人南子未遂,逃亡晋国,后潜入戚城,十三年后与儿子卫出公争夺君位,在这场宫廷政变中,孔子的弟子子路不幸遇难身亡,在今天距戚城遗址不远处,还有相传蒯聩争国的临时藏身处“蒯聩台”和子路的葬所“子路墓”。

  游客:

  妥妥的历史教科书啊!

1762137760382997

  会盟台

  游客:

  据说这里还展有“中华第一龙”?

  导游:

  这里就是“中华第一龙”的展厅。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三组蚌壳摆砌而成的龙虎图案,作为仰韶时期墓葬的随葬品,“蚌塑龙虎”形象显示了墓主人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专家学者通过对出土蚌壳进行碳十四测定,确定其距今约6500多年,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较早、形制较为完备的龙艺术形象,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正是因为“中华第一龙”的出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决定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

9065805907044118

  戚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座重要城邑。依托戚城遗址,濮阳建立了戚城文物景区,占地760余亩,景区游览景点包括阙门、会盟台、戚城遗址、颛顼玄宫、戚城历史陈列馆、子路墓祠等十余处。1996年12月,戚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