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记者从浚县文广旅局获悉,浚县摩崖大佛及石刻综合保护本体修缮项目组邀请国内知名文物保护专家齐聚浚县,开展专项研讨交流活动,为大佛本体修缮“把脉问诊、对症开方”。
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综合保护本体修缮项目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人员先后对摩崖大佛本体开展了除尘、3D扫描、脱盐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大佛缺失部位及历史修复材料老化部位的补型、数字化模拟修复等工作。举办本次文物保护专家专项研讨交流活动,旨在精准掌握大佛病害、病因,评估修复材料与工艺,为科学开展摩崖大佛本体修缮筑牢基础。
活动中,浚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向专家介绍了摩崖大佛历史沿革、年代、历史修复概况等。浚县摩崖大佛及石刻综合保护本体修缮项目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石刻(岩土)文物保护修复所所长邵明申详细介绍了大佛修缮整体情况及下步工作重点。专家们登上修缮平台近距离观察大佛保存现状、大佛本体岩石岩性特征等,深入研究历史修复材料,并重点了解大佛面部、胸部等关键部位现状。
在全面了解浚县摩崖大佛情况后,专家们围绕大佛保护修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结合自身经验建言献策。专家们建议,要重视视频资料与研究资料的留存,确保资料全面详尽;梳理总结国内外遗产保护性设施建设案例的经验教训,综合考量大佛本体保护修缮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重视参考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科学开展修复;做好大佛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释,加强宣传,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加强与国内外文物保护机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技术,推动保护修复工作深入开展。
专家们还实地调研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浚县)基地,对基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充分发挥浚县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实验室高科技设备与优质基础设施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着力将其打造为以石窟石刻及岩土类文物保护研究为核心的国家级试验中心。(记者 王玉姣 通讯员 张银波 张俊杰)